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召开
发布日期:2023-04-23

  4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围绕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介绍我市在保障基本民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全力以赴保障基本民生

  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市民政局编制专项工作方案,谋划31项工作措施,奋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求实效。

  在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方面,今年我市将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救助保障标准,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取暖救助力度,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比值差距缩小至1.2:1以内。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年均增幅不低于6%,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低收入人口100%纳入数据库管理,到2025年,实现社会救助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在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方面,今年我市将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打造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 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到2025年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达到80%。今年我市将为2000名低保老年人提供线上关爱服务,发展家庭养老床位500张,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户。做好金民工程管理平台和“丹东市全域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继续强化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推动2处县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落实扶持养老机构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规范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到2025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不少于1.5万张。

  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今年我市将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保持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到2025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在倡导文明风尚方面,今年我市将坚持开展集体颁证等婚俗改革系列活动,努力实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实施一系列殡葬改革举措,大力推广文明绿色祭扫,举办全市公祭仪式和免费海葬活动;继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保证每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分别不少于10个和3个,整合乡镇(街道)社会工作资源,浓厚慈善氛围,举办“慈善宣传月”“社工宣传周”等活动。

  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就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营商环境五个方面苦干实干、拼抢争实,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人社力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新突破。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二期短零工市场,全年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00场以上,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回访率、就业服务率达到100%。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政策,确保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深入落实“万名学子”来丹留丹就业计划,开展“携企带岗进校园”“百校千企”等专项招聘活动。全面推广充分就业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经验。

  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突破。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全年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工作,成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级经办机构,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分级管理;持续加强基金管控工作,提升基金管理水平。

  实现人才助力发展新突破。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全市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400人以上。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00人次以上,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2300人以上;持续推进用人自主权下放工作,继续开展高校直招和“名校优生”招聘工作,持续下放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促进驻丹职业院校学生留丹就业创业,制定并实施奖励办法。

  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新突破。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管理,推广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险保函制度,确保欠薪案件动态清零。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工作。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行动,确保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办结率95%以上。

  实现营商环境建设新突破。持续巩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制度成果,全力推进档案电子化进程,2023年底前力争当年退休人员社保档案全部实现电子化,市级代理人员档案全部实现电子化。大力推进人社业务优办快办,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持续打造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

  全心全意保障人民健康

  为确保卫生健康领域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高效落实,市卫生健康委将在提升“五个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到2025年,全市全面建成6个紧密整合型县域医共体,建强44家乡镇卫生院、638家村卫生室,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

  提高医疗救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学学科发展水平。持续推动以“丹东名医”为重点的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今后三年,每年全力支持3—5个专科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努力打造5个以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以市属医院和县级医院为基础,建成综合实力在全市处于先进水平的专科;每年建设10个以上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居民常见病在县域内基本得到解决。适当增加医疗机构床位规模,到2025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9.14张。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形成群防群控合力。

  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全面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储备。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常态化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在2023年底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县中医医院建设。加强中医馆内涵建设,促进中医馆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系列活动,推动中医药(满药)健康产业发展。

  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力争2023年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率达到100%。逐步建立健全托育机构各环节管理机制,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试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单位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托育服务行业。推动建设一批价格可接受、服务有保障、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