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国务院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几句朴素的话语,说到了基层干部和服务团队的心里。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在高质量发展的辽宁,如何让东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和人才合作如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和实践着。
连日来,广东某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和东港相关单位深入城乡几十家企业,围绕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产业合作和国际贸易进行密集调研,考察洽谈、交流研讨、促成合作,推动东港“一带一路”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新材料研发成为铸造领域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发出一系列合金新材料铸造器件,与中国紧密合作推广,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成效。当丹东国际创新和产业合作平台负责人承诺立即协调组织国外专家与企业进行新材料、铸造工艺合作项目对接时,看到了企业未来产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方向。

在此基础上,东港本地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研究机构签订共建新材料创新平台合作协议,打造东港创新和人才引进重要载体,让更多国外新技术在东港进行成果转化,让更多域外专家在东港安居乐业,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安德食品今年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即将启动第二期建设项目,围绕预制菜、海产品深加工进行产能提升,但投产后企业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处理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这次,国际创新和产业合作平台带来国外有关科研机构刚刚研发的磁浮污水处理设备及产业化处理方案,不仅可以达到污水处理环保标准,还可将垃圾二次优化、合成肥料,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鑫阳新材料是一家生产防火阻燃材料的企业,近年来企业一直寻求新技术研发,但因实力所限始终没能如愿。针对企业现实情况,项目组提出“在政府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平台运作,利用政府前期补贴,建设企业实验研发基地,最终将成果落在企业”的新型国际技术转移和高端人才引进方式,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合作联盟还为东港服装企业提供国外市场合作清单、国际合作平台义务对接,助力企业出口创汇……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引进国际高端人才资源和创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是东港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通过搭建国际创新、人才引进平台,打造一支服务高效的专业科技创新队伍,带动一批影响力强的高端企业,形成更为广泛的创新朋友圈,推动全市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