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8日召开的丹东市“项目年”暨专项工作表奖大会上,我市荣获“项目建设综合奖”“招商引资优秀奖”和“利用外资优秀奖”三大奖项。市委书记刘洋在会上作表态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晓晖上台领奖。

2022年,我市聚焦丹东“项目年”和经济工作会议目标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目前共实施83个,包括新开工项目41个、续建项目42个;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193亿元,比全年计划多完成2个;亿元以上储备项目完成40个。同时,紧盯上级资金支持方向,谋划包装一批储备项目,争取到位资金7.39亿元,同比增长138.4%。
刘洋在发言中说,东港将深入贯彻本次大会精神,以项目建设新突破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确保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突破百亿大关;确保引进域外内资、实际利用外资、向上争取资金增长10%以上。
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围绕打造“2-8-6”产业体系、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科技招商,实现在谈项目150个、签约项目45个,确保投资3亿元的双宇通风系统配套加工、投资2亿元的金光辉鸿精密电子制造、投资1.78亿元的鑫洋水产科技等项目落地。

二是以更高的“强度”抓园区发展。实施“五项工程”,推动园区规上企业总产值及工业固投实现两位数增长;开展“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滚动实施技改项目20个。持续抓好“5-6-5”平台建设,扎实做好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户外纺织服装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推进前阳精细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心渔港破局启动、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通关运营,保障东港、前阳经济开发区新增亿元项目14个以上。
三是以更实的“精度”抓谋划争取。增强项目化、工程化思维理念,紧盯国家、省政策走向,精准谋划争取,全力保障项目前期和基本建设资金,切实提高向上争取成功率,全年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50个,争取各类资金32亿元以上。
四是以更快的“速度”抓项目推进。坚持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大力推行揭牌即开工等制度,积极探索“项目贷”,抓好国际商务公司组建运营,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要素保障,力争海上风电等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万令物流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和灌区现代化改造、新盛造纸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五是以更暖的“温度”抓环境优化。树牢“企业发财、地方发展”理念,着力抓好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整改和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为企业提供“四到服务”,让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强。
刘洋表示,首战即决战,决战必决胜。东港将进一步激发“拼”的干劲、保持“抢”的状态、加大“争”的力度、发扬“实”的作风,只争朝夕、大干快上,在推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