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
丹东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2-04-27

  4月26日晚,丹东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市卫健、疾控、商务等部门介绍了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当前社会关注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a489e439bf7c4901551cd599d408e52.jpg

  4月25日0~24时,丹东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例。4月26日0~12时,丹东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例。4月24日以来,丹东市共排查密接2009人、次密接274人、重点人群近1.5万人,目前已对所有密接、次密接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重点人群实施就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当前,丹东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初步流调结果提示,感染者人群多样、活动范围广,呈现学校、家庭聚集性特点,随着排查力度加大,未来还将发现续发病例。已经发现的感染者在管控前活动轨迹复杂,涉及商场、游泳馆、公交车、菜市场、医院和餐馆等公共场所,存在一定的社会面传播扩散风险。

  根据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已将丹东市严格按照风险防范区管理,将振兴区、振安区、元宝区作为管控区进行管理,将振兴区知春园小区一期、丹建锦园93、95号楼、福临花园小区、文安新村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在全市划定77个封控区,并对相关小区、住宅楼实行封闭管理服务,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所有居民严禁出户。

  对于记者提问的封控区和管控区具体防疫政策要求,市卫健、疾控部门回应:

  对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所有居民严禁出户。采取封条、门磁报警器等方式,确保居民“足不出户”。居民核酸检测采取单人单管采样,由医务工作人员上门采样。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上门提供,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对急需就医的人员,须经所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送医,落实闭环管理。

  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居民原则上严禁离开小区,执行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非必要不出门。每户每2~3天可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在限定区域内指定地点购买、领取生活物资。封闭小区核酸采样点设在小区内,开放式小区核酸采样点根据住宅楼分布合理设置。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对急需就医的人员,须经所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在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乘私人交通工具就医。

  对封控区、管控区内的相关小区、住宅楼设置外围隔离设施,住宅区保留1个出入口,在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的前提下,地下车库、一楼门市等隐形入口做到“应封尽封”,并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值守。因参与防疫、工作等特殊原因,需要出入的人员,须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制发的“通行证”,实行扫码出入。

  4月26日6时开始,丹东市内三区开展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将于27日上午完成检测。为做好核酸检测相关工作,市卫健、疾控部门回应:封闭小区核酸检测采样点设在小区内,开放式小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根据住宅楼分布合理设置。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实行专人引导、分时分区、固定路线。目前,省卫健委支援丹东市2台核酸检测方舱和7辆核酸检测移动工作车,26日上午已经全面启动检测工作,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可以满足区域核酸检测需求。

  针对市民关心的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问题,市保供专班立即启动了生活必需品保供应急响应,组织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和保供企业调配资源,全力开展生活必需品保供。

  一是保障物资储备。全市重点保供企业库存米面总量4025.8吨、蔬菜753.6吨、食用油385.6吨、肉类234.5吨、蛋类164.2吨、奶制品563.9吨和市级应急储备成品粮3780吨、大豆油2000吨,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是建立保供体系。成立市级保供专班,与县(市)区保供体系协调联动,振安区采取蔬菜包的形式向居民配送蔬菜;振兴区采取线上形式向居民“无接触”配送物资;元宝区采取定点配送方式向居民供应生活物资。市保供专班优选辐射面大、配送能力强、防控措施到位的11家企业作为全市首批重点生活必需品保供单位。

  三是建立“四个一”机制。指导各县(市)区落实“一人一楼、一楼一群、一天一问、一接一送”的工作机制,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